思南县以茶产业为乡村全面振兴重要抓手,通过“外引强企合作+内生品牌培育”双轮驱动,推动大宗茶实现产业化、标准化发展。2025年预计思南县大宗茶产量1.29万吨,产值达15.07亿元,茶叶远销英国、中亚、东盟等地,为山区经济注入强劲活力。
订单不断!茶厂生产一线跑出“加速度”
“这批次发往英国立顿的烘青绿碎茶,下周必须完成筛分工序。”近日,思南县鹦鹉溪镇兴旺茶厂内机器轰鸣,厂长熊海红正调度工人赶制订单。据她介绍,今年茶厂大宗茶鲜叶均价达7元/斤,已预定出货40余吨,总产值突破50万元。而在往年,春茶采摘后茶园常陷入闲置,如今依托稳定订单,茶叶下树率提升超30%,茶农采摘周期延长至秋冬。
在思南经开区,贵州茶润天下茶业有限公司的三条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作为安徽黄山毛峰集团旗下企业,该公司年处理毛茶5000吨,今年已承接英国立顿袋泡茶、安徽徽普眉茶等300吨订单,上半年产值达300万元。
“思南茶园海拔高,且多数通过雨林联盟、欧盟认证,茶叶品质完全符合出口标准。”生产总监唐赤忠表示,企业正加速推进剩余订单生产,预计全年产值可达600万元,带动当地50余名工人实现月均4000元收入。
双向发力!外引内培构建茶产业生态
思南县的茶产业突围,源于“引进来”与“强内核”的协同布局。2018年落地的茶润天下公司,将思南作为原料基地与加工枢纽,形成“采购在思南、加工在思南、销售至全球”的闭环模式。而在本土品牌培育端,思南晏茶、松道艷茶等企业通过有机茶园认证、优化制茶工艺,先后斩获国内多项茶博会奖项,产品走进北上广深高端市场。
“我们对茶园实行‘统一管护、统一技术、统一认证’标准。”思南县茶桑中心负责人杨茂介绍,全县18.89万亩生态茶园中,15.25万亩已投产,其中超60%茶园达到绿色食品标准。如今,思南茶叶不仅畅销国内20余省市,更通过中欧班列远销中亚、非洲及东盟市场,形成“山上有茶园、山下有工厂、海外有市场”的全产业链格局。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茶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数据显示,2025年思南县大宗茶产值预计突破15亿元,带动3万余茶农人均年增收超4000元。从春茶到夏秋茶,从名优茶到大宗茶,茶叶“下树率”的提升背后,是山区资源价值的深度转化。“过去茶树只采一季,现在四季都能摘茶换钱。”鹦鹉溪镇茶农李建国感慨,全家5亩茶园年收益从1.2万元增至3.5万元。
眼下,思南县正围绕“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战略,持续推进茶产业提质升级:新建智能化加工车间、培育省级龙头企业、开发茶旅融合线路……这片被绿水青山环抱的茶乡,正以“一叶兴产、一叶富民”的实践,让茶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