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 号: 000014349/2025-905655 成文日期: 2025-07-03
文 号: 铜府办发〔2025〕23号 发布时间: 2025-07-03 17:25
发布机构: 文件有效性:

铜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仁市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移交管护细则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5-07-03 17:25 来源:铜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字体:[]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铜仁高新区、大龙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铜仁市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移交管护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铜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6月26日



铜仁市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

和修复工程移交管护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持续做好铜仁市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管理,明确移交管护责任主体,根据《贵州省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验收及移交管护办法(试行)》及省有关文件要求,结合铜仁市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 项目实施后应按“属地管理、权责明确”“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益、谁负担”“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全面建立完善和落实项目资产管理和维护制度,对项目工程设施进行有效管理,保证土地的有效使用和设施的正常运转,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

第二章  移交管护

第三条 县级人民政府是项目移交管护责任主体,对本地区项目移交管护有关工作负总责,要制定详细的管护方案,负责运行管理和移交管护、登记入账等工作。

第四条 监测系统工程由市级实施,市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制定详细的管护方案,负责运行管理和移交管护、登记入账等工作,县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涉及本部门相关项目移交后的后续管理等工作。

第五条 县级人民政府应在项目获得市级验收批复后3个月内完成移交工作,督促项目业主单位与接收单位签订《贵州省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移交表》,按项目涉及的工程类型,分行业确定项目设施产权、管理权、使用权,完善移交手续,签订管护协议,建立移交台账。涉及固定资产的,需按资产类别及权属,按相关要求进行固定资产登记。

第六条 移交管护范围为项目竣工测量图的范围,管护内容为竣工图所包含的工程内容,管护效果不应低于施工设计的要求,还应符合相应行业主管部门管护相关规定。

第七条 管护分为在施工合同期内和施工合同期外两种类型。在项目施工合同期内的工程应由项目施工单位按合同约定完成管护工作,管护过程中涉及管护经费预算符合资金使用规定的,按相关要求执行;在项目施工合同期外的工程应落实相应管护接收单位,当地政府落实管护费用,列入年度预算计划。

第八条 管护接收单位应履行好管护职责,做好管护、巡查记录,规范管护经费使用。服从市、区(县)人民政府对后期管护工作的统一调度和监督,接受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后期管护工作的监督指导。项目后期管护阶段应建立完善的管护制度体系,包括管护责任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确保管护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第九条 县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通过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同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形成闭环管理。

第十条 在施工合同期内的,项目施工单位是后期管护的直接责任人,负责组织或委托相关单位或个人实施管护。在施工合同期外的,在项目质量符合相关工程设计、施工合同等规定的前提下,施工单位将项目移交给项目业主单位,项目业主单位按照县级管护方案落实管护责任。

第三章  移交管护工程类别

第十一条 林业类工程移交管护。苗木种植类及封山育林类工程在工程整体竣工验收合格后,在施工合同期内的工程应由项目施工单位按合同期及设计要求完成苗木的管护和后期养护及管理;在施工合同期合同期满后由接收单位落实管护责任。

第十二条 农田生态功能提升类工程移交管护。该类工程整体竣工验收合格后,由项目施工单位移交给项目业主单位,项目业主单位按照县级管护方案明确管护接收单位,管护接收单位应落实后期管护责任,确保耕地可长期稳定利用。

第十三条 矿山生态修复类工程、裸露区及生态固坡类工程移交管护。该类工程整体竣工验收合格后,由项目施工单位移交给项目业主单位,项目业主单位按照县级管护方案明确管护接收单位,管护接收单位应根据工程生态修复目标,做好后期管护工作,实现生态修复工程持续稳定发挥长效。

第十四条 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类工程移交管护。河道工程在整体验收合格后,由项目施工单位移交给项目业主单位,项目业主单位按照县级管护方案明确管护接收单位,管护接收单位履行好后期管护责任,确保河道治理工程长期发挥生态效益。

第十五条 监测系统移交管护。监测系统在整体验收合格后,质保期满后项目质量符合相关工程设计、施工合同等规定,‌则项目施工单位移交给项目业主单位,项目业主单位移交给管护接收单位。在质保期内由施工单位落实维修责任。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 市级自然资源、财政、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水务、林业部门对项目移交后的管护工作开展不定期抽查及监督指导。‌

第十七条 县级自然资源、财政、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水务、林业部门在项目移交过程中要履行监督指导职责,对移交后的工作负监督管理职责,确保移交单位和接收单位落实各自的职责。

第十八条 管护接收单位负责项目的日常维护、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项目管护的监管机制,包括制定详细的监管计划、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和人员,以及明确监管的标准和要求。通过定期巡查、检查、评估等方式,对项目的管护情况进行全面监督,确保项目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第十九条 移交管护中涉嫌弄虚作假、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贪污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法依规查处。


附件:贵州省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移交表.docx